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摘要

[目的]明确来源于广西各地桑树根腐病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遗传多样性特征,为桑树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从广西各桑树种植区采集、分离的44株L.theobromae菌株为材料,利用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参试菌株的基因组DNA;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ISSR引物序列中随机选择60条引物先对8株菌株的DNA进行预扩增,选用扩增条带数量多、条带清晰的引物对所有参试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统计每条引物的扩增条带数形成0、1矩阵;利用NTSYSpc(Version 2.10e)计算不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构建系统发育聚类图,并进行聚类相关分析;利用PopGene(Version 1.32)分析不同地理来源和寄主来源菌株的遗传分化程度.[结果]ISSR分子标记结果显示,44株参试菌株(7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92.00%以上;7个居群的平均遗传一致度(IN)和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7363和0.3108;44株参试菌株的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263和0.4841,均高于7个居群的平均值(0.1256和0.1796);对应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基因流值(Nm)分别为0.6142和0.3141.[结论]广西地区桑毛色二孢根腐病菌菌株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居群,遗传多样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