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不同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菌后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不同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菌后叶片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摘要

[目的]探索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病原菌后叶片中几个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为抗病品种选择及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香山二号、香山五号、香山七号、西坡一号、春莓一号)、1个毛葡萄与欧亚种杂交后代(741)和两个欧美杂种(醉人香、H-Norris)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葡萄霜霉病病原菌诱导下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各品种第1、2dS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第3、4d开始下降;各品种接菌后第1 d P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但从第2d起,醉人香和H-Norris的POD活性开始下降,而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及杂交后代741的POD活性在接种后第2d继续上升到一个高峰;各品种接种后其叶片内CAT活性从接种后第1~5 d均呈下降趋势.[结论]POD活性与葡萄抗霜霉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OD活性可作为鉴别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的辅助评价指标.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1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南宁53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葡萄;
  • 关键词

    葡萄; 霜霉病; 防御酶; 抗病性; 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