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创伤的社会性维度与循证实践干预

新冠肺炎疫情创伤的社会性维度与循证实践干预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集体创伤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叠加性、持久性等特点,急需学界与公共服务界的关注。疫情创伤的社会现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工作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历史脉络,为社会工作参与缓解集体创伤的社会服务提供了现实需求、政策授权、学理脉络的合法性。目前生理医学和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尚不足以完全消解这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伤。有鉴于此,本研究首先梳理创伤的生理医学、心理学和社会—人际取向的理论,然后盘点兼备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的,基于证据的创伤干预疗法。研究发现,既往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四类疗法对创伤的干预有效性得到不同程度的证据支持,但忽略了“人在情境中”,即复杂的社会性因素是诱发或加重心理创伤的重要风险因素的最新理论与研究证据。本研究认为,以“人在情境中”为核心理念、基于有效性研究证据的社会工作干预,既能回应疫情创伤的社会性面向,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干预效能。本研究以疫情创伤的生理—心理—社会干预理论框架,根据疫情创伤的社会性特征与社会工作对社会情境性的关注之间的耦合性,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疫情创伤的四个循证实践策略:以能力建设为驱动力,推动社会工作疫情创伤干预实践;构建递进式的社会工作疫情创伤疏导服务体系;以干预效能为聚焦,以文化适应为约束,设计以社会性为独特标记的创伤干预方案;以及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给予线上服务模式发展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