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的命运──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评论史

人的命运──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评论史

         

摘要

本文认为,在《静静的顿河》问世的第一阶段(1928年-40年代),苏联评论界对葛利高里毁多于誉,有的批评家甚至将他称为“人民的敌人”。这是由当时文艺思想的大背景决定的。第二阶段(1953年-80年代)肯定葛利高里的意见占了上风,他由“人民的敌人”转而成为“正面英雄”。这反映出苏联文学批评方法和价值观念的转折。实际上,作家有意识忽略了葛利高里的历史伦理价值,突出了其审美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