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电极术后位置规律分析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电极术后位置规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经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电极显示差异的潜在规律与成因分析,为优化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接受DBS治疗的PD患者49例,分别获取术后3~5 d的CT及3~6个月长期程控期间采集的MRI影像,比较短期CT联合术前MRI的融合影像、长期MRI影像对电极末端触点位置的显示差异。结果·共获取50组术后CT融合影像与术后MRI影像,右侧电极在2种影像显示的空间差距为1.36(0.98,1.70)mm(P=0.021),左侧电极的空间差距为1.28(0.99,1.88)mm(P=0.006)。双侧电极在术后长期与短期相比均存在向内侧、后方、底部与脑组织发生相对位移的趋势。结论·术后电极位移的潜在趋势能够为建立脑漂移模型并优化手术植入电极位置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