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从“转发锦鲤”看青少年网络俗信:表征、本质与引导

从“转发锦鲤”看青少年网络俗信:表征、本质与引导

             

摘要

cqvip:锦鲤的意义在网络中通过转发、修改及扩散,呈现出不断流动与生成的状态,按照赋予意义、传播扩散与利用的逻辑,作为传统文化图腾的锦鲤,在符码统治下被赋予意义,在"乌合之众"的推动下,加之资本逻辑与娱乐泛化的耦合作用,从锦鲤到"锦鲤",再到"转发锦鲤"、锦鲤营销,其现状和特征愈加复杂,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青少年将"转发锦鲤"作为一种内群体的符号交往方式,这种网络亚文化的短暂狂欢,同时表现出后现代式的荒诞性。减少网络俗信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减少"我向幻觉行为",在合理疏通压力的同时,消除祈愿幻觉,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认同,在奋斗中成就美好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