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从孟子“良知”到《大学》“诚意”“致知”--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来源与内涵

从孟子“良知”到《大学》“诚意”“致知”--论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来源与内涵

         

摘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结合《大学》八条目中“诚意”“致知”条目与《孟子》一书中的“良知”说,并结合自己人生经历的切身体会,即强调“心”指导下的实践特征,所提出的一种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全新学说。从“致良知”思想的来源来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致良知”之“至极其良知”的内涵,即从善的方面来说,将自己的“良知”逐步扩充,以达到极至;二是“致良知”之“使无亏缺障蔽”义,即从恶的方面来说,就是要学者去除自己的私欲遮蔽、间隔,体现的是逐步去除遮蔽,恢复本体光明的过程;三是“致良知”之“知行合一”义,“致”字所体现出来的行动的内涵,即“良知”要通过行动展现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