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禅思与诗情:唐代文僧凭吊屈原之现象及其文化意蕴

禅思与诗情:唐代文僧凭吊屈原之现象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

屈原欲以其大志改变楚国颓废的现状,以其执着的精神将高涨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与楚旧势力的斗争中。与屈原执着精神相反的佛教徒,本应四大皆空,抛除五欲六尘,然而有唐以来却出现了僧人凭吊屈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唐前鲜见。本文以法琳、皎然、齐已三位僧人为例,从时代背景、个人际遇以及所处的地域等三个方面来解读唐代僧人凭吊屈原现象之成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