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殖医学杂志》 >宫腔微生物与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宫腔微生物与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孕女性宫腔微生态状况,探索宫腔微生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并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38个周期,患者胚胎移植操作后,对其胚胎移植导管的内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对培养菌落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并按宫腔内细菌检测是否以乳杆菌为主要菌群分为3组,只含乳杆菌的为乳杆菌主导组(n=122)、未培养出任何细菌的为检测阴性组(n=40)、同时含乳杆菌与非乳杆菌的为非乳杆菌组(n=76).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宫腔微生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MALDI-TOF鉴定结果表明,宫腔内检出细菌的移植周期占83.19%(198/238).3组患者的年龄、配偶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因素、基础FSH、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个数及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杆菌主导组和非乳杆菌组中的抗苗勒管激素(AMH)均显著低于检测阴性组(P<0.05);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8.69%、65.00%和36.84%,乳杆菌主导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非乳杆菌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当宫腔内菌群为非乳杆菌时可以使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84%[OR=0.16,95 %CI(0.06,0.39),P<0.05],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宫内菌群仍是影响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87%[OR=0.13,95 %CI(0.04,0.38),P<0.01].结论 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不孕女性宫腔内乳杆菌为优势菌群,宫腔内的非乳杆菌菌群是影响辅助生殖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宫腔内异常菌群的存在可能影响妊娠结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