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3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3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左心室功能。方法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纳入研究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CIMT)及斑块情况分为颈动脉正常组(A组)33例、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且未见斑块组(B组)27例、颈动脉斑块形成组(C组)30例,另选取2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三维应变(3DS)等,分析各组间参数的差异及心肌应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A组、B组、C组GLS均减低,C组GCS、GRS、3DS减低;B组、C组GLS较A组减低;C组GLS较B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H=10.11~85.71,P<0.05);C组GLS<-18%人数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5)。研究组GLS与CIMT、颈动脉斑块、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d)中等程度呈负相关(r=-0.560~-0.400,P<0.05);GCS、GRS、3DS与CIMT及IVSd呈弱负相关(r=-0.380~-0.190,P<0.05);GRS与颈动脉斑块弱相关(r=-0.21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SBP、CIM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对GLS有影响(β=-0.254~0.200,P<0.05,调整后R^(2)=0.49)。结论 3D-STI技术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能够敏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改变;随着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左心室功能逐渐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