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免耕厢沟栽培杂交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免耕厢沟栽培杂交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免耕厢沟是四川重点推广的水稻栽培模式.研究该模式下不同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累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可为免耕厢沟水稻栽培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传统水层灌溉(W1)和干湿交替灌溉(W2)两种灌溉方式,副区为氮肥运筹模式,在总施氮量为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6∶2∶2(N1)、4∶2∶4(N2)、2∶2∶6(N3)等3种氮肥运筹模式,以不施氮(N0)为对照,研究免耕厢沟模式下,杂交稻在齐穗期、成熟期各处理下干物质氮素积累、茎鞘的干物质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结果]灌溉方式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干湿交替灌溉能扩“库”增“源”,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于物质积累量;淹水灌溉无效分蘖较多,群体质量变差,对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产量造成不利影响.适宜的前氮后移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促进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N2模式下氮素表观利用率达69%以上,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表观利用率比N1(6∶2∶2)和N3(2∶2∶6)分别高4.50%~36.85%、8.09%~28.54%,增产7.47%~15.76%.合理的水氮管理显著提高各生育期的氮素积累量,促进齐穗后叶和茎鞘氮素向穗的运转量.[结论]干湿交替灌溉(W2)和氮肥运筹4∶2∶4(N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水氮运筹模式,其充分发挥了水氮耦合优势,促进齐穗后“源”(茎鞘、叶)氮素向“库”(穗)的运转,有利于高产群体构建,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年第3期|609-617|共9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温江6111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面灌;
  • 关键词

    水稻; 免耕厢沟栽培; 氮肥运筹; 灌溉方式;

  • 入库时间 2023-07-25 17:46:4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