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闻研究导刊》 >“中电三厂”梨园故事片《天桥》史实考略

“中电三厂”梨园故事片《天桥》史实考略

         

摘要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为挽救片荒和经济恐慌,曾拍摄多部淘金影片,如《甦凤记》《天桥》《郎才女貌》等。其中《天桥》虽然遗存拷贝,但因为是易燃片,转录有高度损毁风险,因此无法得见真容。该片的摄制与放映、演职人员和影片文本本身如何,在电影史上较少为人提及。后经过微观考古发现,该片以北平天桥下层社会为背景,讲述以穆鸿春与花小凤为代表的艺人的沧桑经历,前者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敌伪势力,后者则被恶人引诱走上堕落的路,因此被冠以“梨园忠孝传”和“坤伶血泪史”的名号。虽然预算紧张并为对抗飙升的物价,该片以开“特别快车”的方式拍摄,但是为复现原貌搭建了庞大的天桥杂耍场布景,而且聘请了大量的临时演员。该片完成后经过两次试映,1947年9月3日起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正式公映,此后转至无锡、天津、重庆、南京等地放映,并在1948年11月30日起在香港地区湾仔大佛兰杜街的中华影院放映。作为梨园故事片,该片主要演员均为京剧伶人,且以梨园浮沉录为中心。由于该片以北平地方特色为卖点,“天桥八怪故都风景完全摄入”,因此在国片出国热中被赴美考察电影业的中电三厂业务部副经理董杏樵运美开映。文章采用文献考据法对这部影片的真实面貌加以钩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