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大学》思想体系的中国特质——基于元典和古代诠释传统的本体论透视

《大学》思想体系的中国特质——基于元典和古代诠释传统的本体论透视

         

摘要

从本体论视角看,《大学》没有明确的宇宙本原作为最高根据,这就决定了它的伦理和政治思想不会有先天的合法性预设,也不可能以永恒正义、上帝和自然法为基础来完成理论设计。它只承认具体事物各有存在的道理,人与人要有相互的同情和尊重,即仁爱。追求仁爱,就是"止于至善",是人类的根本目标。而以认识至善为任务的"格物致知"是正心、诚意、修身的基础,是在"明明德"的范畴内达到"止于至善"的第一步。有了对至善的理解,就要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活动中遵循"絜矩之道",即我不愿意接受跟我有某种关系的人怎样对待我的,我也绝不以这种方式对待我与之有同样关系的对方,这是在"亲民"的范畴里实现"止于至善"的根本一着。这样,"止于至善"就与"明明德"和"亲民"紧紧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大学》的体系——一个没有宇宙本原作最高本体,而且以否定性的相互原则为底线道德来建设理想社会的方案,显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