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应用袋鼠护理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

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应用袋鼠护理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对需无创辅助通气的超未成熟儿实施的可行性及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NICU住院的114例超未成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KMC,每天1次,每次3 h,干预期限持续2周。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实际纳入56例;对照组脱落6例,实际纳入51例,共纳入10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MC对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时间和呼吸暂停次数有影响(P=0.04,P <0.001);按照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将研究对象分层,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超未成熟儿nIPPV/nCPAP时间减少,呼吸暂停次数减少(P<0.05或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性别、孕周和出生体质量调整后,KMC与nIPPV/nCPAP时间(β=-7.42,95% CI=-12.19~-2.65;P=0.003)、呼吸暂停次数(β=-8.72,95% CI=-10.85~-6.58);P<0.001)及吸氧总时间(β=-8.03,95% CI=-13.99~-2.06;P=0.01)呈负相关;再次调整性别、孕周和出生体质量、日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产前激素(不足,足)、试管婴儿(否,是)、宫内窘迫(否,是)因素后,KMC仍然与nIPPV/nCPAP时间(β=-7.26,95% CI=-11.95~-2.58;P=0.003)、呼吸暂停次数(β=-8.36,95% CI=-10.44~-6.27;P<0.001)及吸氧总时间(β=-7.78,95% CI=-13.47~-2.08;P=0.01)呈负相关。结论 需无创辅助通气超未成熟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安全可行,能减少其呼吸暂停次数,缩短用氧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著录项

  •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3期|P.59-63|共6页
  • 作者单位

    [1]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州510182;

    [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广东深圳518000;

    [2]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

    广东深圳518000;

    [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广东深圳518000;

    [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广东深圳518000;

    [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广东深圳518000;

    [1]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州510182;

    [4]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合肥230022;

    [4]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合肥2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儿科护理学;
  •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超未成熟儿; 无创辅助通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