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526例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血浆凝血等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526例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血浆凝血等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初诊时凝血指标及白细胞、血小板等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确诊恶性血液病患者初诊时PT,FIB,APTT,ATⅢ,FDP,D-D及WBC,PLT等检测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526例恶性血液病包括急性白血病(AL)243例,慢性白血病(CL)92例,淋巴瘤34例,多发性骨髓瘤(MM)5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61例。526例中≥1项凝血指标异常者430例,占81.75%。6项凝血指标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是D-D 54.00%(236/437),PT 44.30%(233/526),FIB 43.35%(228/526),FDP 39.93%(119/298),APTT 37.26%(196/526),ATⅢ30.38%(96/316)。各凝血指标组间比较:AL组与CL组FIB,FDP,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6.78,均P<0.01);白血病组与非白血病组ATⅢ,FDP,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86,均P<0.01)。482例血细胞计数WBC 0.12×10^9/L^792.97×10^9/L,377例PLT 2.0×10^9/L^935.0×10^9/L。526例中272例伴出血(51.71%),出血发生率:WBC<4.0×10^9/L者高(占60.90%),PLT≤30.0×10^9/L者最高(占96.84%);白血病组出血发生率高于非白血病组,白血病组以AML-M3型最高(69.77%);非白血病组中AA最高(70.27%);出血发生率随凝血指标异常项增多而增高。≥3项异常出血发生率及2级出血发生率,白血病组均高于非白血病组(χ^2=5.22,P<0.05;χ^2=8.39,P<0.01)。结论①恶性血液病初诊时大部分有1项及以上凝血指标异常(81.75%),凝血指标异常以D-D最敏感。②出血发生率:WBC,PLT减少者较高,且随PLT减少而增加;白血病比非白血病高,以M3型最高;随凝血指标异常项增多而增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