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情报》 >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H指数分析

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H指数分析

         

摘要

目的: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n=30)进行个人绩效评价,探索H指数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与科学家的关系,为研究计量学相关课题提供依据.方法:借助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研发的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由"作者"及"地址"的检索途径分别检索出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在2000-2009年间所发表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位院士的H指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30名院士的H指数2~31,中位数11;每人被引频次11~5 693,中位数415;篇均被引次数1.38~16.89,中位数4~56.在所选取的30名样本中,有7位院士的H指数达到了赫什提出的"如果在从事科研工作20年后,H指数能达到20,就能够算的上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了"这一标准.结论:H指数与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具有一定相关性.我国科研人员的H指数与世界著名科学家有一定差距,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所选数据库有关,同时也与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