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弥散张量成像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弥散张量成像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脑卒中后锥体束的继发性变性与卒中预后有关,其中卒中后1个月时的继发性变性与脑卒中长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发病后1个月时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锥体束继发性损害程度,分析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30例有偏瘫体征的首次发病亚急性期卒中病例,在其距发病1个月时,基于感兴趣区方法在大脑脚锥体束解剖学区域测定两侧各项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于发病后6个月时随访评定预后.其中,运动障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中的肢体运动功能条目(motor subindex of NIHSS,m-NIHSS)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功能独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s,FIM)评定,功能预后用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评定.结果 病灶侧FA值显著低于非病灶侧FA值(P <0.001),病灶侧与非病灶侧的FA比值(ratio of fractional anisotropy,rFA)与6个月时的m-NIHSS、FIM、mRS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r=-0.741;P<0.001,r=0.670;P<0.001,r=-0.648).结论 发病1个月时的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预测脑卒中患者的长期预后,特别是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