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CT、MRI影像.结果 颈动脉体瘤10例,颈静脉球瘤4例,鼓室球瘤3例,迷走副神经节瘤(恶性)1例.发生于颈动脉分叉、颈静脉球、鼓室及迷走神经的病灶平均长径分别为5.0 cm,3. 6 cm,1.5 cm,5.8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911, P =0.008).病灶多为椭圆形,边缘不光滑,包膜不完整.CT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动脉期明显强化17例,中度强化1例,静脉期强化程度有所下降.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及迷走副节瘤多有流空血管影,鼓室球瘤通常无流空血管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化显示Syn、S-100蛋白、CgA、NSE、CD56、Vimentin、CK 阳性百分率分别为100. 0%、88. 9%、83. 3%、72. 2%、77. 8%、42.1%、0.0%.17例良性副神经节瘤的Ki-67均为低表达,1例恶性病灶Ki-67阳性表达率高达30.0%.结论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若发现边缘不光滑、明显强化,伴有流空血管影的病灶,且免疫组化Syn和CgA指标阳性可帮助确诊,Ki-67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