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组成特征

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组成特征

         

摘要

稳定同位素示踪方法是研究生态系统组成与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认识湖泊食物网的基本组成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过程.本研究选择了云南省东部地区营养水平不同的10个湖泊,开展了高等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空间调查,分析了不同生物在碳、氮稳定同位素信号与元素组成上的分布模式.在碳稳定同位素信号的分布上,漂浮植物在4种生物类型中最为偏负且变化幅度最小,为-28.99‰±0.86‰;浮游动物碳稳定同位素(-20.85‰±2.70‰)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21.88 ‰±2.97‰)显著相似;而沉水植物的碳稳定同位素显著偏正且变化范围较大,平均值为-12.04‰±4.57‰.结果表明,碳源及其传输途径的差异是导致湖泊生物体内碳同位素信号不同的主要驱动过程.在氮稳定同位素信号上,同为初级生产者的沉水植物(5.43‰±5.84‰)、漂浮植物(5.58‰±7.38‰)与浮游植物(7.26%± 3.83‰)较为相似,而浮游动物氮同位素信号(11.02‰±3.18‰)显著高于浮游植物且平均富集约3.46%,反映了湖泊生物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出现较为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在空间分布上,湖泊生物碳同位素信号受到水温、水深等因素的明显影响,氮同位素信号则随湖泊营养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偏正.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相比,云南湖泊生物的碳、氮元素含量总体偏高;同时,代表内源有机质组分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C/N质量比值都小于20.因此,本研究揭示的生物碳、氮同位素信号与元素组成特征可为评价高原湖泊食物网组成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18年第5期|1400-1412|共13页
  •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索; 水生生物; 营养级; 富营养化; 云南湖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