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克拉玛依学刊 >地名团结:河西走廊绿洲文明“层累叠压”地名文化初探

地名团结:河西走廊绿洲文明“层累叠压”地名文化初探

     

摘要

陆地文明时代,世界枢纽地之一在敦煌,而河西走廊是“活着的敦煌”。通过对河西走廊“皇城”“党河”“石羊河”“疏勒河”等历史文化地名来源的梳理解析,发现河西走廊地名具有明显的“层累叠压”现象。“皇城”是突厥语、蒙古语、汉语的“层累叠压”,“党河”是大月氏等民族部落语言、蒙古语及蒙藏汉三合语而成的“层累叠压”,“石羊河”是匈奴语、羌语、汉语的“层累叠压”,而“疏勒河”则极大可能是当地民族部落语言、突厥语、汉语和蒙古语的“层累叠压”。这种“层累叠压”呈现的是农耕和游牧不同族群在同一地理空间内的文化交流和整合。这些族群从原来互不相识的异质文明,经过不同文明的交流、互动、挤压、平衡、妥协、整合,最后形成不同族群公认的华夏新秩序。这个新秩序的形成标志之一,就是流传千古、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信息,具有深厚的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当地“地名”。基于河西走廊枢纽通衢“文明粘性”的特性,其所反映的“地名团结”,真实地反映出历史华夏“汉胡互化”“华夷同风”的民族融合面向,其所展现出的“地名团结”是观察和诠释民族交融、民族团结的重要切入点,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信息肉眼可见的“活化石”,还是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籽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新秩序愿景中,更是对世界陆权时代曾经联通世界、兼容并包、合作发展等人类美好历史记忆的重新激活,也是当前我国为人类共同的世界新秩序重塑所作的重要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