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济宁学院学报》 >马克思的'博爱观'与曹雪芹的'人性论'

马克思的'博爱观'与曹雪芹的'人性论'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女性观,扬弃了"无神论者"最初的博爱观,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的博爱观"及"激情本体论".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宝黛钗云"这些典型人物表征了他的自发的"人性论"和"博爱观".以至虚构了一个"太虚幻境"创立了一个类似费尔巴哈的"爱教",这对国人当有重大的博爱启蒙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