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危重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及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危重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及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无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及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12月南京鼓楼医院ICU已建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133例危重患者,入室后1 h内同时测量无创血压和有创血压,记录无创与有创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将患者分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休克组和未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非休克组。应用Spearman、Bland-Altma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验证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采用误差网格法分析无创血压对临床决策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无创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危险因素。结果:①Spearman相关性结果显示,非休克组患者,有创与无创血压呈显著正相关(SBP有创-SBP无创、DBP有创-DBP无创、MAP有创-MAP无创r分别为0.69、0.72、0.70,P均0.05)。②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非休克组患者,有创与无创血压呈正相关(SBP有创-SBP无创、DBP有创-DBP无创、MAP有创-MAP无创相关系数R 2分别为0.56、0.58、0.43,P均0.05)。③Bland-Altman结果显示,非休克组与休克组患者,有创与无创血压在平均差值区间±10 mmHg的数据点占比均不满足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无创血压测量标准,一致性差(SBP有创-SBP无创、DBP有创-DBP无创、MAP有创-MAP无创在平均差值区间±10 mmHg的数据点占比:非休克组患者分别为63%、73%、76%,休克组患者分别为35%、50%、52%,P均0.75,P0.05)。⑤误差网格分析结果显示,休克组患者,无创与有创SBP配对测量数据点在A~E区占比分别为88.7%、6.5%、4.8%、0%和0%,无创与有创MAP配对测量数据点的占比分别为61.3%、38.7%、0%、0%和0%;非休克组患者,无创与有创SBP配对测量数据点在A~E区占比分别为95.8%、4.2%、0%、0%和0%,无创与有创MAP配对测量数据点的占比分别为97.2%、1.4%、1.4%、0%和0%。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休克是导致无创与有创SBP、DBP、MAP差值大于10 mmHg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是导致无创与有创SBP、MAP差值大于10 mmHg的危险因素(P<0.05),心率是导致无创与有创SBP差值大于10 mmHg的危险因素(P<0.05),是无创与有创DBP、MAP差值大于10 mmHg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未休克的危重患者,无创血压测量准确性较好,以无创MAP指导临床决策较可靠,伴有休克的危重患者应用无创血压代替有创血压测量需谨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