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重建的主体、目标、中介--新文化运动与新生活运动的比较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文化重建的主体、目标、中介--新文化运动与新生活运动的比较研究

         

摘要

新文化运动与新生活运动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文化重建目标上存在根本分歧.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文化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的进步与强大,他们强调学习西方,始终服从并服务于民族振兴,解决中国社会改造的根本问题.他们所确立的文化本体精神,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具有巨大的意义和崇高的价值.新文化运动增强了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民主意识,它的多元化、开放性思维和对传统的深刻反省与批判,预示和孕育着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新的能动性改造.新生活运动脱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强调旧的道德和旧的伦理,并把它提到至高无尚的位置,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企图以传统的封建文化来禁锢人们的思想,阻止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其反映出的文化内容,妨碍和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从一开始就处于人们的批判之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