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同位素》 >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区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再认识

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病区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的再认识

         

摘要

通过对不同距离与屏蔽条件下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后患者的放射性检测,实现辐射防护个体化与最优化.随机选择35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病区并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患者,植入术后2h内使用x-γ射线检测仪在不同距离处检测未屏蔽、0.25 mmPb屏蔽、0.5 mmPb屏蔽条件下患者的剂量当量率,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9.0对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并按照病区工作人员平均每人每日接触患者2h计算相应的年剂量当量.未屏蔽时,0.5m处工作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当量小于放射工作人员限值20mSv,2m处接近公众限值1 mSv,4m处相当于病室内本底;在0.25 mmPb屏蔽下,尽管零距离处35位患者的平均年剂量当量小于公众限值,但其中有6位患者的年剂量当量大于公众限值;在0.5 mmPb屏蔽下,零距离处所有患者的年剂量当量已接近本底.结果表明,125I粒子植入后病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距离、屏蔽防护中,重点要做好个体化的屏蔽防护.0.25 mmPb的铅胶布是最常使用的屏蔽物,对于粒子植入数量较多或植入部位表浅的患者必要时也应使用0.5 mmPb的铅胶布屏蔽,以实现辐射防护个体化和最优化.

著录项

  • 来源
    《同位素》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核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科,广东深圳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核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科,广东深圳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核医学科,广东深圳518036;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创介入科,广东深圳51803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辐射源的防护;
  •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碘粒子; 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