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

         

摘要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引发八国联军之役。硝烟密布,战火四起,北京遭受到空前未有之浩劫。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等,困居于北京城中,将战争之感慨写入词中,几人相互唱和,辑成《庚子秋词》上下二卷。《庚子秋词》不仅反映了时事,也响应了时代对于"词史"的呼唤。周济、谢章铤鼓吹"词史"之作,认为反映时代乱离的词作可与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北征》、《垂老别》等诗作相提并论。杜甫诗因安史之乱,号为"诗史",晚清词人连遭内忧外患,将家国之感发之于词,形成"词史"。然而词之为体,与诗不同,"词史"与"诗史"的写作手法、反映动荡乱离的方式、观察历史社会的角度,有所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