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亲历非遗保护“燃情”的岁月——写在《非遗碎墨》出版之际(代序)

亲历非遗保护“燃情”的岁月——写在《非遗碎墨》出版之际(代序)

         

摘要

自2001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20年"燃情"岁月。在非遗保护机构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等机构。在非遗推广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承办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台湾地区举办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活动。在中国非遗项目申报与非遗保护工作中,铁木尔·达瓦买提、邹启山、乔玉光、王大奇、田青、张振涛、江东、资华筠、李珂、乌丙安、祁庆富等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在我国非遗走向世界和国内保护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