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黑色幽默文学中的回归意识论析

黑色幽默文学中的回归意识论析

         

摘要

60年代美国出现的黑色幽默文学,展示了人类面临的困境,作品对美国民族和人类自身文化的尼采式的反思和批判,宣判了人类传统的价值观念的衰落与变异。同时,又有一种回归现象闪烁其中,这使黑色幽默文学有了超越它所描绘的和展现的人类困境的意识,揭示了人类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发展自调的机能,从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意义,构成了黑色幽默文学的回归意识。 一、亚当与夏娃的形象——回归现象的提出 在黑色幽默文学中,特别是冯尼古特的一些作品中,出现了亚当、夏娃的意象。他们做为人类祖先的代表,给作品注入了深邃幽秘的意蕴,就像音乐中的暗示主题。 《五号屠场》中,毕利逃难途中,备尝艰辛,还遭到同伴毒打。毕利他们被德军抓住了。毕利的眼睛盯在德军班长穿的靴子上。小说交待,德军士兵曾开玩笑说,如果往靴子的深处看,将会看到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毕利不知道,可是,竟然也在靴子上看到了亚当与夏娃:他们赤身裸体,是那么天真烂漫,快乐无比,真是落落大方哩!这一意象,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不仅仅是作者的黑色幽默。这是毕利等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对于亚当,夏娃无忧无虑的、快乐的幸福生活的心向往之。 亚当、夏娃的意象,体现了遭受了智慧的悖谬与痛苦的成熟的人类,对于自己初始状态的向往和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