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胚胎学研究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胚胎学研究

         

摘要

目的 采用阿霉素诱导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大鼠模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分化异常的发生机制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SD雌性孕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5只;模型组于第6~9天,每日腹腔注射阿霉素2.0mg/kg,空白对照组5只SD大鼠于第11.5、12.5天,模型组5只SD大鼠于第11.5、12.5、13.5天进行取材.取材标本进行HE及PAS染色,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7、10,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①模型组,11.5d标本HE染色后未见明显肺芽萌出,12.5d可见瘘管与两侧支气管类似三分叉结构,多在相同水平发生,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瘘管组织阳性染色,近段前肠可见喉气管憩室以远端腹侧半为阳性;②空白对照组,HE染色可见到11.5d肺芽萌出,12.5d时可见气管、食管分离,在气管、食管分离处的前肠壁内有大量凋亡小体,PAS染色以及FGF7、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前肠背侧及食管表现为阴性,前肠腹侧半及气管部分为阳性.结论 通过阿霉素致畸形动物模型早期胚胎学的研究可知,正常气管、食管的分隔可能与局部细胞的凋亡具有相关性;气管、食管的正常分隔可能是前肠正常发育的必须条件,FGF7、10在模型组气管食管瘘中可能存在间充质细胞的异常,产生异常的信号因子而导致气管食管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