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北农业科学》 >谷子类病斑突变体09-1115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谷子类病斑突变体09-1115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摘要

2007年从EMS诱导谷子(Setaria italica)豫谷1号后代中发现1株全株病斑突变体,经过多代连续自交稳定,2009年将其命名为09-1115类病斑突变体.该突变体从抽穗期开始出现病斑,病斑首先出现在叶片上,随着穗的成熟,病斑变大并遍布整个植株(包括叶、叶鞘、茎和穗轴),最终全株枯黄,但是可以正常结实.与野生型相比,其株高、穗长和旗叶长无显著性差异,但穗重和穗粒重差异显著,表现为结实性差异.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著录项

  • 来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89-91,156|共4页
  • 作者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杂粮研究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细胞遗传学;
  • 关键词

    谷子; 类病斑突变体; 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