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 >别旁茶总苷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

别旁茶总苷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瑶药别旁茶总苷(BPC)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BPC来源于课题组前期研究,运用Pubchem数据库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BPC靶点,GeneCard、DisGeNET数据库搜集UC疾病相关靶点,VENNY 2.1取交集靶点在线绘制药物与疾病共同靶标的韦恩图;导入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网络模型;借助DAVID6.8数据库将获得的关键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将筛选的别旁茶苷类化合物与差异基因排名前4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别旁茶总苷治疗UC潜在苷类成分有8种,交集靶点有139个,主要作用于CASP3、TNF、EGFR、SRC、MMP9等靶标,涉及NF‐κB、PI3K‐AKT、TNF信号通路以发挥治疗UC的作用。分子对接显示苜蓿素结合能优于阳性药。体外细胞实验显示别旁茶总苷确能降低IL‐1β诱导的细胞总蛋白NF‐κBp65的含量,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网络药理学预测到瑶药别旁茶总苷中存在多种治疗UC的活性成分,苜蓿素具有潜在研究价值,为其深入研究或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