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投喂频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生理及肝脏GH、IGF-I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投喂频率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生长、生理及肝脏GH、IGF-I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投喂频率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生长、生理及肝脏生长激素基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基因(IGF-I)相对表达丰度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5.0±0.4)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投喂频率组(2次/d、3次/d、4次/d),每组3个重复,开展为期12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第30天和第60天时,大口黑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未受到投喂频率的显著影响(P>0.05),而在第90天时, 2次/d组试验鱼的生长显著高于4次/d组(P<0.05),与3次/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20天时, 2次/d组试验鱼的生长显著高于3次/d组和4次/d组(P<0.05);投喂频率对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溶菌酶、皮质醇和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血清总胆固醇(TC)呈上升的趋势;第30天时投喂频率对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而第60天、第90天和第120天时,4次/d组T-SOD活性显著低于2次/d组(P<0.05)。第30天、第60天和第120天时, 2次/d组肝脏IGF-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P<0.05),第90天时各组间肝脏IGF-I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30天和第60天时,肝脏GH基因相对表达量未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而第90天和第120天时4次/d组肝脏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2次/d组(P<0.05)。因此,基于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生理效应及肝脏GH、IGF-I基因表达丰度的综合考虑,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初始体重为(5.0±0.4)g的大口黑鲈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