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牙鲆渤海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牙鲆渤海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

为分析牙鲆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能有效鉴定群体遗传特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实验收集了渤海流域74尾野生个体组成实验群体.选择牙鲆24个连锁群上不同区域的72个微卫星标记进行遗传分析,其中,近着丝粒区域包含17个标记,连锁群中部包含19个标记,远着丝粒区域包含36个标记.结果显示:在连锁群不同区域上等位基因数(A)介于6.400 ~7.38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介于4.469 ~5.129,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介于1.565 ~1.683;观测杂合度(Ho)、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的范围分别为0.568~0.593、0.738 ~0.753和0.707 ~0.746;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在-0.200以下;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620以上.各项遗传参数表明该实验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个体之间具有相对较远的遗传距离,适宜作为基础群体进行选育.位于连锁群不同区域的微卫星标记获得的遗传参数并无明显差异,验证了标记所在位置与标记多样性高低不存在必然联系,但这些多态性标记可以作为分析牙鲆群体遗传结构的候选标记.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13年第11期|1609-1617|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河北秦皇岛 0661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河北秦皇岛 066100;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学;
  • 关键词

    牙鲆; 自然群体; 微卫星; 着丝粒;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