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信仰缺失”,还是“社会缺席”?——兼论社会治理与信仰方式私人化的关系

“信仰缺失”,还是“社会缺席”?——兼论社会治理与信仰方式私人化的关系

         

摘要

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社会"?此乃当下学术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两大词汇,但它们却同时缺乏严格的社会学定义。"信仰"似与宗教有关,却更与现实权力、利益、个人身份及其对信仰模式的建构紧密相关;人们一旦谈及信仰或宗教信仰,似乎就嵌入了一个内涵多样的语境及其现实关系之中,最后构成了信仰方式的中国问题。而在与信仰方式紧密相关的层面,是否也存在着与国家对应甚至与市场独立的"社会"领域?在传统的"天下"家国体制、近现代的民族与革命、当代的国家与经济市场,各种资源与关系结构之间,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也无最后结论。正是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缺席的基础上,社会大众的信仰几乎成为一种现实利益的私我补偿,变异为一种私人化的信仰方式,这就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与信仰方式之间的深层分离,导致当下社会治理层面缺失了深厚而规范的道德资源。这是目前中国宗教——信仰社会学研究之最重大问题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