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00—2019年广东省新发麻风病例2级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0—2019年广东省新发麻风病例2级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发麻风病例2级畸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麻风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收集广东省2000—2019年报告的新发麻风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经逻辑检错后,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信息、畸残情况等采用描述性分析,畸残情况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2000—2019年1985例新发麻风病例资料,60岁及以上者占40.26%(798/1982),平均年龄为(54.33±18.25)岁.已婚占72.19%(1015/1406),广东籍占84.03%(1668/1985),汉族占95.82%(1902/1985),职业主要为农牧民(60.59%,1144/1888),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及以下(43.28%,544/1257).2级畸残比例为18.29%(363/19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2级畸残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2.61,95%CI:1.63~4.20)、汉族(OR=5.90,95%CI:1.70~20.53)、延迟诊断(OR=4.00,95%CI:2.67~5.98)、体重过低(OR=4.63,95%CI:2.06~10.42)和确诊时有神经损害(OR=31.94,95%CI:9.95~102.58).结论:导致麻风病患者发生畸残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因素有麻风病例延迟诊断期的长短、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神经损害情况等.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麻风病疑似症状的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新发麻风病畸残比例,提高麻风病例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