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cqvip: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及AFP水平变化,并对HCC复发进行监测,探讨血清DCP、AF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并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HCC的患者76例,检测患者微波消融术前、术后、复发时血清DCP及AFP水平并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之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3组之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2组样本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CC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周血清DCP及AFP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Z值分别为6.854、6.246,P值均<0.01),术后1个月血清DCP及AFP相比术前及术后1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P:Z值分别为11.639、4.786,AFP:Z值分别为10.058、3.812,P值均<0.01)。76例HCC患者中59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时其血清DCP及AFP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P:Z值分别为-4.671、-8.521,AFP:Z值分别为-3.423、-6.311,P值均<0.01)。复发组患者微波消融术前血清DCP及AF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Z=-3.010,P=0.003;Z=-2.387,P=0.017)。复发组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Z=-3.498,P<0.001)。伴有肝外远处转移或血管侵犯的复发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均高于单纯肝内肿瘤复发组(χ2值分别为23.597、18.228,P值均<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C复发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均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0、-0.651,P值均<0.01)。结论HCC患者微波消融前后血清DCP水平监测有助于判断微波消融疗效及预测复发,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