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的并发PVT的肝硬化患者62例,同时随机抽取66例无PVT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VT组与无PVT组患者在肝硬化病因(χ2=12.902,P=0.036)、ALT(Z=-2.571,P=0.010)、AST(Z=-2.801,P=0.005)、胆碱酯酶(t=-2.579,P=0.01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Z=-4.410,P<0.001)、D-二聚体(Z=-4.888,P<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Z=-3.124,P=0.002)、门静脉主干内径(t=2.572,P=0.012)、门静脉血流速度(t=-2.441,P=0.016)、脾静脉内径(t=3.175,P=0.002)、脾脏厚径(t=4.575,P<0.001)、脾脏长径(Z=-4.028,P<0.001)和腹腔积液量(t=2.273,P=0.025)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比值比为2.078,95%置信区间(95%CI):1.293~3.339,P=0.003)、脾脏长径(比值比为1.964,95%CI1.228~3.142,P=0.005)是肝硬化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乏力(100%)、脾大(74.19%)、腹胀(46.77%)、食管胃静脉曲张重度(48.29%)、静脉曲张出血史(40.32%)、舌淡红(43.55%)、脉弦/细(96.77%)是肝硬化并发PVT患者的主要特征。结论D-二聚体水平升高、脾脏长径长是肝硬化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证候特点符合气虚血瘀证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