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碱性磷酸酶与前白蛋白比值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碱性磷酸酶与前白蛋白比值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碱性磷酸酶(ALP)与前白蛋白(PA)比值(APR)对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8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HCC根治性切除术的2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tile软件获取APR最佳截断点。采用χ^(2)检验分析术前AP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术后重症并发症的独立因素。通过ROC曲线判断APR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配对比较的方法。结果APR的最佳截断点为0.5,将患者分为低APR组111例,高APR组106例。与低APR组相比,高APR组患者中ALT>50 U/L、Alb<40 g/L、CNLCⅢ期、开腹手术途径、肝硬化、多个肿瘤、术后并发症及重症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增高(P值均<0.05)。低APR组的1、3、5年总生存率为86.0%、74.9%、71.3%,高APR组的1、3、5年总生存率为79.2%、57.5%、47.0%,高APR组的总生存率低于低APR组(χ^(2)=9.825,P=0.00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FP(HR=1.774,95%CI:1.107~2.843,P=0.017)、CNLC分期(HR=2.708,95%CI:1.514~4.844,P=0.001)、肿瘤大小(HR=1.696,95%CI:1.060~2.714,P=0.028)和APR(HR=2.022,95%CI:1.244~3.285,P=0.004)是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低APR组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2.3%、69.4%、61.3%,高APR组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6.2%、54.4%、44.2%,高APR组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APR低组(χ^(2)=5.769,P=0.016)。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CNLC分期(HR=2.509,95%CI:1.423~4.422,P=0.001)、肿瘤大小(HR=1.725,95%CI:1.119~2.660,P=0.014)和APR(HR=1.619,95%CI:1.037~2.527,P=0.034)是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090,95%CI:1.385~6.893,P=0.006)、开腹手术(OR=4.198,95%CI:1.779~9.907,P=0.001)、肝硬化(OR=2.376,95%CI:1.194~4.729,P=0.014)和APR(OR=2.151,95%CI:1.160~3.986,P=0.015)是HCC术后重症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PR、ALP和PA对患者术后重症并发症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95%CI:0.547~0.702)、0.613(95%CI:0.534~0.693)和0.554(95%CI:0.474~0.634)。结论APR可用于预测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及重症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