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不同粒径植骨材料在犬腔隙性骨缺损骨修复中的作用比较

不同粒径植骨材料在犬腔隙性骨缺损骨修复中的作用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粒径的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人工骨颗粒材料对犬腔隙性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10只24周龄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即整块植骨组(3只)以及大粒径组(3只)、小粒径组(3只)和空白对照(1只).用外科手术方法制备上颌单侧牙槽突裂.大粒径组采用粒径3~4mm的多孔β-TCP人工骨颗粒材料进行植骨修复;小粒径组采用粒径1.5 ~2.0 mm的多孔β-TCP人工骨颗粒材料进行植骨修复;整块植骨的人工骨材料为圆柱状多孔β-TCP材料,大小与骨缺损大小相似.分别于术后4、8、12周采集骨样本,对骨样本进行影像学和显微(micro-CT)检查,组织学检测,观察骨愈合修复及植骨材料的降解情况.利用显微(micro-CT)检查新骨生长情况;利用生物力学方法检测骨缺损处的抗压强度.结果 第12周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测,小粒径组骨修复率为(75.5±18.6)%,与整块植骨组骨修复率为(84.9±19.7)%和大粒径组骨修复率为(83.5±18.2)%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粒径组材料降解率在第12周与大粒径及整块植骨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骨密度大粒径组各监测时间点较小粒径组及空白对照高,在第4周较整块植骨组骨低,第8周无差异,第12周较整块植骨组骨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生物力学监测发现第4、8周整块植骨组抗压强度优去其他各组,第12周大粒径组抗压强度与整块植骨组持平,均优于小粒径组.结论较大粒径的β-TCP材料(3~4 mm)较较小粒径的β-TCP颗粒材料(1.5 ~2.0 mm)在对犬腔隙性骨缺损骨修复中修复率较高,降解较少,比较稳定,修复后可获得较好的骨新生和抗压强度,对腔隙性骨缺损犬的骨修复作用较优.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 作者

    黄家亮; 杨臣杰; 钱玉芬;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1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犬; 腔隙性骨缺损; 植骨材料; 骨修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