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略说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略说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摘要

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不但字的形音义都在发展变化,而且字数也日渐增多。由汉许慎《说文》所收一万多字到今天,已达六万字了。汉字循着繁化与简化的内部规律向前发展着。古代在造字不多的情况下,语言中有些词常常有音无字,就借用已造的的同音字来表示它,这叫本无其字的假借。有时人们常因使用汉字的省事等原因,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该写出的那个字,这叫本有其字的假借。这两种假借,就给我们的古书留存了不少的通假字。为了减少一个汉字兼代过多的意义,于是给这种多义字,用增加或改换它的偏旁等办法造出新字。这样,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分化字与原字出现的时间必然有先后,这就是古今字。由于时代、地域、团体的不同,或使用汉字的个别人的主观愿望,一个单音词,就造出了几个形体不同而音义相同的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