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微循环》 >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后处理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后处理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摘要

目的 建立并优化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后处理(I-postC)模型.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垫扎球囊法建立在体心脏I-postC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n=8):缺血/再灌注(L/R)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2 h)、缺血预处理(IPC)组(I/R前先行3轮缺血5 min/再灌注5 mln处理)、I-postC组(包括4个亚组,于冠脉缺血45 min后先进行3或4轮再灌注30 s/缺血30 s或再灌注60 s/缺血60 s后处理后再进行冠脉再灌注)以及假手术(sham)组.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IDH)和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I/R引起明显的心肌梗死和组织损伤,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垫扎球囊法进行I-postC:可以显著减少V/R后心肌梗死面积,尤以3或4轮再灌注30 s/缺血30 s组保护作用明显,其梗死区占缺血区百分比分别比V/R组下降30.26%和58.81%(P分别<0.05),与IPC保护效果相近.结论 I-postC可以减轻心肌I/R损伤,其中4轮再灌注30 s/缺血30 s诱导的I-postC在限制心肌梗死面积方面作用最明显,是理想的大鼠在体心脏I-postC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