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语史学报》 >八思巴字譯音等材料中漢語重紐脣音字的語音表現

八思巴字譯音等材料中漢語重紐脣音字的語音表現

         

摘要

《切韻》時代重紐三等和重組四等的對立可以概括爲介音的鈍/-rj/、鋭/-i-/之别,其中重三字的介音會向[+合口]的方向演變,或者使後接主元音圓脣化.以《蒙古字韻》爲代表的元代八思巴字譯音材料中,脣音字的重紐對立在中古支、脂、質、陌(清)等韻得以保存,音系特徵上表現爲鈍音、鋭音的對比.脣音重紐三等字在宋元時期的音韻史資料(如《中原音韻》《辨字差殊》)和現代方言(如閩語)所體現出韻母的合口性質都與此有關.由於二等介音與重紐三等介音具有相同的音素,因此脣音二等字在《中原音韻》和現代方言中也有類似的語音表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