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处方药》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药学服务探讨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药学服务探讨

         

摘要

cqvip: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DILI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优化思路。方法将2015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675例接受临床药学服务的患者纳入此次回顾性分析,整理其引发DILI的药物种类及比例,并按照DIL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计算其DILI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影响DIL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总结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优化思路。结果 675例患者中,共有43例发生DILI,发生率为6.37%,导致DILI的药物以中药为主,其次为抗结核药,分别占44.19%、27.91%。43例DILI患者初次给药至DILI时间以0~4周为主,其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发力、纳差等,肝细胞损伤型DILI占全部患者的88.37%,轻度DILI者占69.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BMI≥24 kg/m2、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肝病史、HBsAg阳性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均为导致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某院DILI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中药、抗结核药等药物发生DILI;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基于多种危险因素优化的临床药学服务仍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