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治医学院学报》 >臂后部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臂后部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治疗肱骨近段骨折寻求安全入路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85例(男56例、女29例)成人的防腐上肢标本,确认腋神经、桡神经在肱骨后方的位置关系,测量各相应结构间的距离,并计算其与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结果:肱骨最大长为306.65 mm,其他相关结构间的距离及其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分别为: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58.10mm、19.01%oo;腋神经至肱骨肌管入口60.17 mm、19.63%;肱骨肌管入口至外侧肌间隔59.22 mm、19.34%;肱骨最近端至肱骨肌管入口118.49 mm、38.64%;肱骨最近端至外侧肌间隔177.75 mm、58.95%.结论:腋神经和桡神经分别走行于肱骨的上1/5(AB)段和中1/5(CD)段,此二区为相对危险区,而中上1/5(BC)段没有大血管和神经走行,故选择此区作为肱骨近段骨折的手术入路相对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