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进展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SLE的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存在诸多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新型治疗靶点对于探索特异性更强、毒副作用更小的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SLE治疗的研究,主要涉及B细胞/浆细胞相关靶点(如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CD20、CD22、CD19/FcγRIIb、Bruton酪氨酸激酶、蛋白酶体)、T细胞相关靶点(如钙调磷酸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因子X1、Rho激酶)、巨噬细胞相关靶点(如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细胞内信号分子(如Cereblon、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等)、共刺激因子(如CD28/B7、CD40/CD154)、细胞因子(如IL-2、IL-12/23、IL-10、IL-6、干扰素)、IgE以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其中,针对B细胞/浆细胞相关靶点的贝利尤单抗(人源化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单克隆抗体)、泰它西普(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已在我国相继获批用于SLE的临床治疗.还有多种靶向治疗新药处在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Anifrolumab(抗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的全人单克隆抗体)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良好应答,但其带状疱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近年来,这些针对不同靶点的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大大推动了医学界对SLE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也反映出该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随着更多新疗法投入使用,未来有望迎来SLE个体化治疗的崭新局面.

著录项

  •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年第11期|1267-1275|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长沙4100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长沙4100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长沙4100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 长沙41001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长沙410011;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南京21004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皮肤重大疾病与皮肤健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长沙41001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治疗靶点; 细胞因子; IgE自身抗体; 肠道菌群;

  • 入库时间 2022-08-20 11:04:0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