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

         

摘要

中国古代文学观念虽滥觞于"观乎天文",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巫觋们的"通天"事务服务的,但周灭殷之后,在总结殷所以亡和周所以兴的历史经验中,周人用"行为史观"代替了殷人的"神权史观",认识到"天不可信"、"天命靡常",只有"敬德"、"保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从而为社会文化的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周公"制礼作乐",将"以史为鉴"和"以民为鉴"作为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视点,"纳上下于道德",则实现了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视角转换,这种视角转换体现在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在传为周公等人所作的周初诰令(《尚书》八诰)和《诗经》的部分《周颂》以及大、小《雅》中得到有力证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