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针刺支沟穴前后健康人脑内以LPCG、RPCG为种子点功能连接网络时变效应的差异

针刺支沟穴前后健康人脑内以LPCG、RPCG为种子点功能连接网络时变效应的差异

         

摘要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左侧支沟穴对健康人脑内左、右侧旁中央小叶(LPCG、RPCG)为种子点功能连接网络响应脑区在针刺前后不同时间序列内的差异.方法 对18名健康受试者左前臂支沟穴进行fMRI扫描,包括:针刺前静息态扫描(R1)、留针期间扫描(R2~R5)和拔针后扫描(R6~R7),分别以LPCG、RPCG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①以LPCG为感兴趣区种子点,R2减R1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为双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R3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R4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R5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额下回,R6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中回,R7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中回.②以RPCG为感兴趣区种子点,R2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双侧顶上小叶、双侧中央前回,R3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梭状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R4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R5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扣带前回,R6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颞中回,R7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结论 上述脑区与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排尿、排便的中枢调控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上述脑区与LPCG、RPCG所形成的随时间序列变化的功能连接网络是临床针刺支沟穴治疗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二便排泄障碍的可能的中枢响应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