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反转相眼震的观察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反转相眼震的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位置试验中反转相眼震的发生率和特征,探讨反转相眼震对于手法复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滚转试验时眼震的方向、潜伏期、持续时间、眼震强度,根据是否有反转相眼震分为有反转相眼震组和无反转相眼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眼震参数和眼震特征;并比较两组行手法复位后的疗效,评价反转相眼震对疗效的影响。结果76例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6例为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均未观察到反转相眼震,余70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患者中,51例(72.86%,51/70)出现反转相眼震,占67.11%(51/76),其中16例双侧均有反转相眼震,35例仅单侧出现反转相眼震。产生反转相眼震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罹患半规管的侧别无关(均为P>0.05)。所有产生反转相眼震的患者眼震强度明显大于无反转相眼震患者(P<0.01),仅单侧出现反转相眼震的患者,反转相眼震总是出现在眼震较强的一侧(即患侧),且强度显著小于第一相眼震强度(P<0.01),但持续时间较长(P<0.01),绝大多数患者反转相眼震的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部分患者持续时间大于3分钟,显示为持续性眼震。经手法复位治疗后,反转相眼震组即时评估的总有效率为90.20%,无反转相眼震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χ^(2)=0.051,P=0.975)。结论在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中,反转相眼震的发生率高,第一相眼震强度大的患者易出现反转相眼震,且反转相眼震持续时间较长;反转相眼震可能不影响手法复位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