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等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 h内、经头部磁共振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孤立性梗死的患者,以发病后5 d内,NIHSS评分中运动项目评分增加≥2分,且持续时间至少24 h为PM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MD组和非P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185例患者中PMD组53例,非PMD组132例。女性,既往脑梗死/TIA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短,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指标高,后部梗死,梗死体积大,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重度脑白质病变的脑梗死患者PMD阳性发生率较高(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后部梗死(OR=5.449,95%CI=1.321~22.474,P=0.019)、梗死体积(OR=1.003,95%CI=1.001~1.005,P=0.006)、发病到入院的时间(OR=0.976,95%CI=0.957~0.995,P=0.015)、动脉粥样硬化(OR=3.904,95%CI=1.504~10.132,P=0.005)、既往TIA/脑梗死病史(OR=3.298,95%CI=1.125~9.667,P=0.030)、椎-基底动脉狭窄(OR=42.384,95%CI=3.852~466.3,P=0.002)与PMD的发生显著相关,是PM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灶累及后部、病灶体积、既往TIA/脑梗死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椎-基底动脉狭窄可能是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