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黄土区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黄土区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

为了解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山西省朔州市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区,采取典型小区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复垦21、22 a的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刺槐+油松、刺槐+榆树+臭椿、刺槐+柠条+沙棘、沙棘+榆树)、2种纯林复垦模式(刺槐纯林、沙棘纯林)以及复垦耕地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率(WSAR)、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破坏率(PAD),并通过和原地貌及未复垦地相应指标进行对比,来研究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多年复垦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在团聚体DR0.25(>0.25 mm团聚体质量)、WSAR、MWD和GMD值上呈现出4种混交林复垦模式>2种纯林复垦模式>未复垦林地,以及林地>内排耕地的总体趋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PAD值呈现出相反的排序.上述复垦模式中,刺槐+油松复垦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最好.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中,DR0.25、WSAR、MWD与GMD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AD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土壤重构提供一定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