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摘要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L-1)范围内,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诱导作用;而高浓度(5.0~10.0mg·L-1)范围内则对这些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从时间效应看,低浓度(1.0 mg·L-1)时,在所有作用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强烈的诱导作用;诱导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且在染毒后10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的诱导作用达到最大,最大诱导率分别为93.96%、75.39%和62.86%.高浓度(10.0mg·L-1)时,仅在暴露的第3 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CAT活性产生了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在任何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各组织器官的CAT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试验显示,低浓度阿特拉津暴露即可引起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从而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鱼体CAT活性变化的显著性及其与阿特拉津之间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CAT有望成为一种敏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151-1156|共6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无锡 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无锡 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无锡 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无锡 21408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无锡 214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鲫鱼; 亚急性; 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